95、科学如何打仗12-《学神在手,天下我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一把将淮老二揪起来,冷酷呵斥:“当我的兵,膝盖不能软!”

    淮老二立刻挺直脊背,鼓起胸膛。

    庄理笑看他们,徐徐说道:“所以,今后你们能镇守一方时,也该这么想。”

    “末将知道了,谢军师大人教诲!”众人连忙拱手应诺,心中已是彻底臣服。

    庄理转身看向战场,又道,:“在零伤亡的情况下取得胜利,这是运用战术的最高境界。而零伤亡的战斗又大致分为七个类型,分别是偷袭型、隐身型、武器代差型、战争维包含型、坚盾型、崩溃型、耗竭型。上了战场,你们努力去制造这七个条件,就能轻松获得胜利。

    “偷袭型无需解释,你们应该都明白。”庄理感兴趣地问道:“想必你们也曾干过深夜偷袭敌营的事吧?”

    众将领立刻兴奋起来,七嘴八舌地说道:“干过干过!”

    “那场仗打得可真爽!将军带着我们二十几号人,杀了三百个胡人!”

    “我们还烧了胡人的营地和粮草!除了淮老二受了一点轻伤,大家都没事!”

    “偷袭型果然厉害,那隐身型呢?”

    庄理答道:“隐身型顾名思义就是隐藏自己。山匪躲藏在密林中以暗箭射杀朝廷的剿匪军就是这种模式。山匪往往能以极小的代价打退数千、甚至数万众的剿匪军。”

    “军师大人说的没错!所以民间才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说法!”淮老二拊掌大喊。

    其余人也都深有同感地点头。

    庄理一项一项解释:“武器代差型则更简单。倘若你们握着刀枪剑戟去与一群拎着石块的土.匪打仗,其结果只会是土.匪被全歼,因为石块与刀枪剑戟存在巨大的代差,就像孙子遇见了爷爷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是这个道理!”众人一听就懂了,不由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“战争维包含型与武器代差型有些类似,都是依靠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夺取胜利,只不过双方都用一样的武器,比如弓箭,其中一方极大地改进了射程,使己方战争维完全覆盖对方,进而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对手。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了,就像我们在官渡用箭射羯族人,而羯族人根本不敢用箭射我们,那就是战争维包含型吧?”立刻有将领做出注解。

    “你说得没错。坚盾型则是利用轻甲、重甲、盾牌、堡垒、地道等防护装备来减少己方伤亡。蒙古人的重装铁骑正是这一战术的经典运用。

    “崩溃型和耗竭型,说的就是现在。”

    庄理指着已被晋国人杀得节节败退、夺路而逃的蒙古残军,轻笑道:“当胜利的希望彻底泯灭,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士兵心头,他们会陷入崩溃,继而无心战斗。当最后一根箭矢射完,锋利的大刀也卷刃变钝,资源耗竭的军队只能任由敌方斩杀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看看下面的蒙古人,他们正在遭遇的就是崩溃型和耗竭型的战斗。在这个时候,晋国的军队几乎不会再产生新的伤亡。”庄理略一挥手,宽广的袍袖便拂过下面血流成河的战场。

    只不过那些鲜血,绝大多数都是蒙古人流的,而晋国士兵正在迅如雷霆的战鼓声中埋头往前冲杀。没有人倒下,他们把蒙古人砍得屁滚尿流。

    庄理满意地看着这一幕,轻笑道:“现在我再教你们一条战略。当敌人因耗竭或崩溃使得击毁率大大下降时,派出一支预备队就能迅速提高我军的击毁率和战斗人数,而这两个变量是主导胜负的关键。

    “换言之,在眼下这个时序,如果我军突增一支预备队杀入战局,那么我军的击毁率将提升至30%以上,兵力恢复到初始状态。

    “而敌军的击毁率已低至2%以下,兵力更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。用战争方程计算一番就可得出一个结论——我军会在预备队出现的一瞬间获得胜利,而且是零伤亡的胜利。”

    “预备队的灵活运用也是百战百胜的秘诀之一。我说了这么多,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?”庄理转过身,环视众位将领。

    淮老二扯着嗓子喊道:“明白了!”

    其余人也都用力点头,以显示自己突飞猛进的智慧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站着没动。

    乐正冥扶了扶额头,感觉十分无奈,末了把小卷毛抱入怀里,轻轻拍打脊背,柔声低语:“在这里等我,我很快回来!”

    他转头看向这群大老粗,表情和语气皆变得十分冷酷:“明白了还不下去点兵?我们就是军师口中的预备队!我们要在最后一刻收割蒙古人和晋国人的战果!这场胜利是属于我们的!”

    众位将领愣了几息才反应过来,顿时发出兴奋地狼嚎:“哎呀呀,军师大人太阴险了!我们这就下去开战!兄弟们冲啊!”

    众人争先恐后地跑下高台,一路嘶吼着去了。乐正冥正准备再抱一抱小卷毛,却见对方一下子跳到自己背上,双手双脚紧紧绞着,撕都撕不下来。

    “别闹,这会儿正在打仗!”乐正冥嘴上训斥,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。他知道小卷毛舍不得自己。

    “带我一起去。你答应过我,再也不会独自把我抛下。”庄理不是那种留在安全的地方等待别人为自己拼命的小可怜。他怕死只是因为他担心自己死得毫无价值,而非懦弱无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