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入徐州-《三国之小君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《尚书·禹贡》之中的一句“海、岱及淮惟徐州”将徐州的地势优势说的十分清楚。

    而这个上古九州之一的徐州也向来受到诸多帝王的喜爱,恨不得将徐州拆成各种小诸侯国来赡养自己的子嗣。

    徐州位数不多的郡中,半数都是诸侯国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些年各方诸侯的实力着实不怎么样来,所以慢慢的权利也就被各郡国之中的国相所取代了。

    陶谦任命的下邳国相笮融就是如此,这位“虔诚”的佛教徒,投奔了陶谦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就和陶谦看对眼了,那已经不是委以重任来。

    陶谦对他那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推心置腹,不但直接将他任命为下邳国相,更是将三郡之中的诸多粮秣收集之事交给他全权负责,然后送到东海郡的糜家之中,交给糜家操作。

    而这件看似所一个苦差事的任命其实是一等一的肥差,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事情,那就是粮耗,或者说雀鼠耗这种完全不可控的东西。

    所谓粮耗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就是,一杯50度,一杯70度的酒,这两杯酒加在一起可不是60度,需要重新蒸馏之后才能成功,而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部分水,这就是耗。

    而粮耗就是这粮食运输之中的各种消耗,而这个粮耗却是没有一个确定值。

    比如后代之中和粮耗相差不多的火耗在明朝达到了二成到三成,而到了我大清酋长康麻子时期已经巅峰干到八成,也不知道这是烧断来腿还是怎么着。

    顺带说一句题外话,康麻子的永不加赋是真的,但是这八成的火耗,得百姓给。

    因为运输粮秣人员不定,饭量不定,路途不定,天气不定,所以这个数字一直是由官员张嘴说出一个数字为准。

    路上吃了,撒了,泡了等等都是正常范围。

    这位笮融大人一张尖牙利口干的漂亮啊,他直接做出来了四成的粮耗,生生将消耗的耗变成了耗子的耗。

    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刘封等人带着徐老夫人等人进了下邳就一路朝拜过去,遇佛就拜不说,甚至大撒香火。

    这一路上刘封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粮秣,但是钱帛确实是弄到了不少,而且在颍川还从陈家半推半就的拿走了不少。

    此时他几乎全部都送到了这些寺庙佛塔之中,而且那一副大手大脚的模样,让人不由的想起来了富家公子这四个字。

    而进入了徐州之后,肉眼可见的百姓就多了不少。

    陶谦虽然用人没个谱,但是不得不说他也算是在徐州兴仁政,很多百姓都前来投奔,四方而来都百姓让徐州在这个阶段变得异常繁华。

    刘封等人还和一个黑瘦黑瘦的中年老农相谈甚欢,看的众人都是不由的猜测这老农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,只不过最后谁都看不出来,也就作罢了。

    刘封等人并没有在下邳郡国多留,他几乎将手中所有的钱帛全部都霍霍干净了之后,他便带着众人趁着黄昏之前城门未关闭之前离开了这里。

    看着已经慢慢阴沉下来的天色,众人几乎不用多想就知道这是要露宿野外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