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九章 行业标准-《重回1990当首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李兴文轻叹一声,神色复杂的把前段时间代工厂出问题的事情,告诉了郭明台。

    郭明台立马道:“这个李总请放心,我们一定会按照合同来办事,质量方面绝对有保证,不会出任何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“郭董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。”李兴文说。

    郭明台此时明白过来,李兴文这肯定是还有话要说。

    “李总,你有什么要求就直接说,我能满足的一定没有二话。”郭明台说。

    李兴文点了点头,“这算是我的一个不情之请,还请郭董谅解。”

    “李总但说无妨。”郭明台伸手道。

    李兴文点了点头,“我听说深城的苹果康,母公司在台省?”

    对于这个问题,李兴文自然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样问,无非就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内容。

    郭明台说:“内地的苹果康,算是鸿海集团的子公司。”

    李兴文点了点头,直接说出了他的目的。

    “郭总,我想收购一部分鸿海集团的股份。”

    郭明台一脸诧异的看着李兴文,“李总,你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想法?”

    关于这件事情,郭明台是一点准备都没有。

    本来好好的谈生意,怎么突然就想着要收购鸿海的股份了?

    李兴文说:“很简单,对于代工厂我需要有一定的掌控力度,之前的事情不能再次发生了。”

    郭明台立马明白过来,李兴文这是在预防万一。

    想了一下,郭明台并没有立马拒绝。

    “李总,不知道你想收购多少的股份?”

    李兴文想了一下,缓缓的报出了一个数字,“百分之二十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数字,郭明台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要知道现如今的红海集团,郭明台一人的股份就达到了百分之七十。

    毫不夸张的说,整个公司基本上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。

    李兴文现在要收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,那就会成为公司的第二个大股东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一旦李兴文收购了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,郭明台就失去了绝对控股权。

    这一点,郭明台是无法接受的。

    李兴文说完之后,一脸笑眯眯的看着郭明台。

    对于这件事情,李兴文可以说早有打算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只是为了谈合作,罗阳华完全可以搞定。

    就算郭明台真的想见李兴文,李兴文完全有理由可以拒绝。

    李兴文之所以这样做,第一是为了保险。

    第二的话,李兴文想要改变现如今飞龙的生产模式。

    飞龙VCD和DVD,制造是很重要的一环。

    自行研发,制造,销售这种大包大揽的模式,在如今的华夏依旧存在。

    可是到了后来,这种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抛弃。

    大部分的设备厂商,主要负责的是研发和销售。

    至于制造的话,大部分都是交给代工厂去做。

    像前世的华伟,小米,联想等等各大厂商,基本上都是采取这么一个模式。

    至于国外的那些企业,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。

    在国外的那些企业中,不乏有头铁的人存在,那就是苹果。

    固执的苹果选择自行制造,可是在现实面前碰的是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最后,苹果不得不向市场妥协,解散了他们的制造工厂。

    做完这一步后,苹果把所有的制造生产,包括芯片都交给了代工厂。

    李兴文现在要收购鸿海的股份,自然也是打算这么做的。

    如果全部由自己制造,不管是人力物力上,都要付出庞大的资金。

    一旦企业出了问题,或者市场方面饱和了,这些将成为飞龙巨大的负担。

    当然,李兴文知道制造这一个环节,完全交给别人是不可取的。

    李兴文要做的,就是自己生产核心零部件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的零部件和组装程序,全部交给代工厂。

    李兴文收购鸿海的股份,就是为了对鸿海有一定的掌控力度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的话,制造环节才不会出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况且接下来,李兴文将要推出的电子产品,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有了鸿海的股份,李兴文就可以放心的把这些工作,交给苹果康来做。

    说到底,李兴文未来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如果选择由自己来制造的话,这对飞龙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。

    李兴文现在要做的,就是把这个负担丢给郭明台。

    在这么一种情况下,李兴文自然是需要一部分红海集团的股份。

    其实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,那就是交叉持股。

    只有这样,大家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利益共同体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关于飞龙的股份,李兴文自然是不会放手的。

    现如今的飞龙,发展趋势自然是不用多说。

    再过几年,李兴文可以保证,飞龙绝对能够成为一个庞大的企业。

    现在给郭明台股份,那他不是要占了天大的便宜。

    李兴文之所以做,还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苹果康是能赚钱的。

    苹果康这个公司,在很多人眼里,只是一个代工厂。

    其实李兴文知道,苹果康手上是有不少发明专利的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苹果康不会在零五年,就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。

    到了一三年的时候,它成了世界五百强前三十强。

    要说光靠代工的话,恐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苹果康手上有一定的发明专利,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成绩。

    李兴文投资苹果康,自然是看中了它光明的前程。

    从现在开始,苹果康将会彻底进入快车道。

    要知道之前苹果康的营业额,一年也就是三,四个亿。

    经过发展,后世巅峰的苹果康,营业额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亿。

    更为恐怖的是,苹果康保持着百分之六十的复合增长率。

    这个增长率,绝对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。

    要知道华夏经济从一九七八年的三千多亿,增长到一七年的八十多万亿,增长了足足两百倍。

    这样算下来,华夏的复合增长率不过才百分之十六。

    现在苹果康的复合增长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,足以证明苹果康有多厉害了。

    李兴文要是能够拥有苹果康的股份,赚钱自然是不用多说的。

    前世就算是诺基亚倒了,摩托罗拉倒了,苹果康都是一直屹立不倒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这些企业的产品出了问题,整个企业很快就扛不住。

    他们的产品太过于单一了,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。

    苹果康就不一样了,它涉及的领域可就太多了。

    最开始它做的是电脑连接器,后面又进军电子产业,

    后面再加上通讯零件,光通讯元件,消费性电子,液晶显示仪等等。

    苹果康不断的在扩充它的业务,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
    李兴文收购鸿海的股份,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。

    郭明台想了一下,最后还是拒绝了李兴文的要求。

    “李总,这件事情我恐怕不能答应你,现在鸿海马上就要上市了,我不打算出售股票。”

    李兴文微微一笑,“郭总,鸿海想要赚钱的话,扩大规模是最好的办法,想要扩大规模,你可是很缺钱的。”

    “李总请放心,鸿海上市后肯定不会再缺钱。”郭明台十分的自信。

    李兴文听到这话,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郭明台脸色有点难看,“李总,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郭总,如果是其他人跟我说这话,我可能还会相信,不过苹果康的话,这话可信度太低了。”李兴文淡淡道。

    郭明台不理解,“李总为什么这么说?”

    “很简单。”李兴文说,“苹果康说到底是一个重资产轻利润的企业,想要赚大钱,必须不断的扩大规模,这种情况下,你觉得苹果康是一个不缺钱的公司吗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郭明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。

    关于李兴文的这一番话,郭明台真的很不想承认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李兴文说的就是实话。

    李兴文继续道:“到时候郭董想要钱,最好的办法还不是融资?一旦融资的话,你的股份必定会得到稀释。”

    最后这一段话,直接让郭明台变了脸色。

    李兴文说的很有道理,他手上的股份最终是要被稀释的。

    现在这么一想,把股份给李兴文,倒不是不可以。

    现如今两个人合同只要一签,飞龙就会成为鸿海最大的客户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的话,总比把股份给别人更让郭明台放心。

    郭明台刚冒出这个想法,就立马把它掐灭了。

    现在把股份卖给李兴文,价格自然不会太高。

    如果等到鸿海发展壮大后,再来进行融资,这两者之间的价格差绝对是天壤之别的。

    看着一脸纠结的郭明台,李兴文却是自信满满。

    别看现在的郭明台,对股份如此的看重,其实只是假象。

    前世的郭明台,一开始拥有鸿海百分之七十的股份。

    为了让苹果康更快的发展,郭明台一直在稀释股份,换取大量的融资。

    多次操作下来,郭明台最后的股份,被稀释到了不足百分之三十。

    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,郭明台对于股份这一块,其实并没有太重视。

    郭明台之所以这样做,完全就是因为苹果康的发展模式。

    苹果康这种需要快速扩张的企业,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。

    郭明台唯一能够拿出手的,就只有苹果康的股份了。

    说到底,还是苹果康的利润太薄了。

    按照李兴文的估算,现如今苹果康的利润,能有百分之五已经相当不错了。

    随着代工企业的发展,这个利润还会继续往下降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这种模式,郭明台就必须大量的融资。

    融资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为了快速增加苹果康的体量,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。

    郭明台现在之所以不答应,说到底还是价格问题。

    只要价格谈好了,相信郭明台肯定会同意这个合作。

    现在的李兴文,手上钱还是有不少的。

    光是VCD和DVD,就为李兴文带来了足够的财富。

    这一些钱里面,李兴文大部分用在了南海的房地产。

    现如今他手上,大概还有几个亿。

    用这么一笔钱用来投资苹果康,绰绰有余了。

    郭明台思考了片刻,最后还是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李总,这件事情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。”

    李兴文根本就没在意,直接问道:“郭董,如果苹果康上市后,具体的融资额度是多少?”

    郭明台看了李兴文一眼,随后让秘书把准备好的招标书拿出来。

    “李总,这是我们公司的秘密,还请不要泄露出去。”郭明台认真道。

    李兴文微微一笑,直接把文件接了过来。

    从郭明台的这个态度中,李兴文知道他已经心动了。

    现在唯一让郭明台担心的,恐怕就是这个价格了。

    李兴文看了一眼,鸿海准备让出总股本一千万股中的一百五十万股。

    按照证券公司的定价建议,每一股应该在五十到六十台币之间。

    看到这个价格,李兴文心理顿时就有了决定。

    “郭总,这些股票我以六十五的价格全部收了,鸿海暂时就不要上市了,你看如何?”李兴文直接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