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承宣帝说后就下旨去荣府庄田巡视农事,且吩咐道:“让阁臣九卿、科道言官随扈,还有资政学堂的学员们也去,将来说不定需要他们去地方上推广此物。” 当日午间,春光明媚,处处花香蝶飞,承宣帝和一大帮朝臣来到了荣府庄田。 贾琏选了几名老成的庄户在皇帝与阁臣九卿、科道言官与资政学堂学员们以及许多内宦禁卫的注视下,开始收获一处还没收获的土豆地里的土豆。 “一石!” “三石!” “五石!” …… “十石!” 庄户们每挖出一筐土豆,负责称量土豆的户部官吏就在一旁称量着,且报着数。 而随着报的次数渐渐到五石、十石之后,承宣帝和在场许多大臣就越来越难以保持镇定。 要知道如今大康,即便风调雨顺,好的田,亩产水稻也不会超过两石。 这一下子土豆亩产就达水稻亩产的这么多倍,不知道要多养活多少百姓。 “二十三石八斗。” 在户部的官吏称量完,报出最终数字后,整个现场安静地落针可闻。 “臣恭喜陛下,这真正是祥瑞之兆!” 韩鑛先拱手说了一句。 “臣等恭喜陛下!” 其他大臣皆跟着说了一句。 “贾卿做的此事,于国于民皆极为有利,乃是大功一件,回朝后,阁臣九卿当廷议一下,如何叙其功绩!” 承宣帝看着贾琏笑说道。 “臣等遵旨!” 方从哲等随即便回了一句。 贾琏也谢了恩。 他培育土豆这种高产农作物,也不是为了获得朝廷的恩赏,而是为减少一分天下大乱的可能性。 因为要想避免天下大乱,就得让天下人人有饭吃,至少得让大康本国的汉人有饭吃,而不会因为饥饿问题走上造反之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