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决断-《嫁给一个和尚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杜思南忍不住问:“殿下觉得此计如何?”

    李玄贞回过神,沉吟半晌,默默咀嚼刚才的一番对谈。

    如果计划顺利进行,大魏就能在最快的时间里以最小的消耗达成一统天下的壮举。

    那么,当大魏平定天下、举兵向西时,就能有充足的兵力和北戎对敌。

    他心中做了决定,对杜思南道:“杜舍人不愧是圣上的子房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”

    杜思南道:“殿下谬赞。”

    语调谦虚,脸上的神情却带了些舍我其谁的冷傲。

    郑景暗暗摇头。

    李玄贞进宫面圣,和李德商讨具体计划,两人告辞出来,郑景提醒杜思南:“杜舍人近来风头太盛,小心木秀于林。”

    杜思南冷笑道:“我和郑侍郎不同,郑侍郎是名门贵胄子弟,甫一出仕就是天子近臣,我杜思南出身微贱,十年寒窗,勤勤恳恳一辈子也只能为郑侍郎这样的人作嫁衣裳,如今圣人不拘一格倚重我,我怎能放过这个出头的机会?就是狡兔死,走狗烹,我杜思南也要成为人上人,完成我的抱负,立不世功勋。”

    郑景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杜思南是李德手中的一把刀,一把打磨得锋锐、预备斩向世家的刀。世家敏锐地察觉到李德的意图,想收买杜思南,把他拉到世家阵营之中,为此不惜放下世家的矜持许以婚嫁,原以为他这种寒门子弟会欣喜若狂,没想到他想也不想就拒绝了。

    郑景是郑家子弟,最近听说了不少流言,假如杜思南一意孤行,世家绝不会手软。

    “杜舍人果真下定决心了?圣人和太子能保你一时,保不了你一世,且不说狡兔死走狗烹,历朝历代,有几个像杜舍人这样的臣子能得善终?”

    杜思南嘴角一勾,混不在意:“商鞅虽然惨遭五马分尸,到底还是变法成功,名留青史,郑侍郎,你我所求不同,子安知鱼之乐?”

    郑景笑了笑,沉默了一会儿,忽然问:“杜舍人不愿娶世家女,和七公主有关吗?”

    杜思南神情一僵。

    郑景笑着道:“杜舍人自负才华,偏偏出身微寒,从前在南楚时曾当众立下誓言,非世家女不娶,所以才汲汲营营,誓要出人头地,京中世家愿以嫡出女郎下嫁,你为什么拒绝?”

    杜思南脸色沉了下来,冷冷地瞥郑景一眼,反唇相讥:“郑侍郎乃名门子弟,出身高贵,前途无量,至今还未婚娶,府中只有妾侍,中馈都由令堂姐照管,郑侍郎又为何不娶妻呢?”

    郑景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褪尽。

    两人相对无言。

    郑景转过身,望着庭前郁郁葱葱的石榴树,负手而立,轻声道:“我见过七公主那样的女郎,又亲自送她远嫁……”

    她一身花钗礼衣,在文武群臣的目送中登上马车。

    这辈子,郑景再也忘不了那道娇弱纤瘦的背影。

    他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七公主的,当时并不觉得有多么刻骨铭心,只是少年人的爱慕憧憬。七公主远嫁以后,他以为这份感情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淡去,结果却相反,那份遗憾不仅没有淡去,相反在他心底刻下深深的印迹,留下一道疮疤,总在不经意间突然隐隐作痛。

    像窖藏的老酒,年华越久,越来越醇厚。

    郑景的话只说了一半,不过杜思南能听懂他的未尽之语。

    “我杜某出身微贱……配不上世家女郎。”

    杜思南沉默了半晌,悠悠地道。

    两人一时无言。

    站了一会儿,郑景走下台阶,看一眼左右,压低声音:“魏明不见了。”

    杜思南眼皮跳了一下。

    郑景平静地道:“下手的人是卫国公。”

    “李仲虔?他不是去河陇了?”

    郑景道:“卫国公知道东宫加强了戒备,回京的时候没有立时发难,人是前几天不见的,动手的人是卫国公留下的人手。”

    杜思南若有所思,道:“卫国公现在只想早点寻回七公主,让她不至于埋骨他乡……等卫国公回来……”

    李仲虔会亲手杀了魏明。

    然后呢?

    他想杀的人绝不止一个魏明。

    两人并肩走出长廊,气氛有些凝滞,郑景忽然岔开话题:“杜舍人以后是不是会投效东宫?”

    杜思南瞳孔微微一缩,抬起头,怒视郑景。

    郑景脸色如常。

    两人对视了片刻,杜思南勾唇冷笑:“我曾被太子怀疑,魏明那厮更是三番两次加害于我,我和东宫之间已有裂痕。”

    郑景眯了眯眼睛。

    杜思南冷哼一声,道:“郑侍郎知道我的名声,为了出人头地,我可以不择手段,只有等我在朝中站稳脚跟了,才有和人谈判的底气。”

    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,心照不宣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利益至上的人,冷静理智,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爬到权力的顶峰。

    因此,即使愤怒于李德让七公主和亲,他们依然为了权势跻身朝堂,为功名利禄奔波。

    七公主的远嫁让他们明白,唯有掌握权柄,才能保护自己在意的人。

    在那之前,他们不在乎效忠于谁,也不在乎合作的人是什么出身。

    至于他们两人会不会成为敌人,那是以后的事。

    至少,在李仲虔回来之前,他们利益一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玄贞向李德禀报杜思南的计策,其实这些计划早已经暗中实施,现在他们需要做出一个决定:是否攻打西蜀?

    李德怕北戎掉头南征,认为可以再等等。

    李玄贞道:“海都阿陵当初久攻不下,果断撤兵,就是因为他们的主要兵力集中在西域北道,粮草军备供应不足,现在南楚刚刚易储,还贬谪了几位大将,一时之间无法调兵谴将,我们许以好处,他们肯定袖手旁观,现在正是我们攻打西蜀的好时机,假如一拖再拖,等北戎掉头东征,我们腹背受敌,怎么抵抗?”

    李德仍然犹豫不决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