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船么? 会被他们转手卖掉。 一艘几百万美元的货轮,很可能几十万就卖了。 04年,索马里邦特兰护卫队,其中的一个据点被端掉时,登岸的联合部队都惊呆了,岸上一万多个废弃集装箱。 林岭东精神一振,果然是个懂行的。 亲自将红酒倒满,盘腿在沙滩椅上坐了起来。 林岭东:“对,我要的就是这种,可这个我不太懂啊,电力,起重,都很简单,可这雷达是怎么回事?它需要多少功率?能探测多远的距离?我要一个最远的。” 萨米尔:“峰值功率,在4个千瓦左右,但一般用不了那么多,两个千瓦就够了。” “至于距离方面,有一个地球曲率的问题,地球是圆的,海里是弧长测量,40公里是极限探测,20海里左右。” 林岭东:“才20海里?不会吧?这怎么够用?” 萨米尔笑道:“不一样的,林先生,如果要追求远距离探测,就必须接驳卫星,或者像航母编队一样,在天上放一个预警机,因为是地球是圆的,脉冲反射,只能收到一个平面的信号,再远就发射到宇宙去了。” 林岭东想了想:“哦,我懂了,那大型的港口雷达,最远可以探测多远?他是怎样的一个方式?我如果架高一点,修一座雷达塔,多花点钱无所谓,能增加探测距离么?” 萨米尔摇头道:“对空可以,可以用作低空补盲,对海没什么作用的,只能接驳sar海事卫星,3000海里都可以探测到。” 3000海里? 林岭东内心火热起来:“我就要这种,那技术复杂吗?需要花费多少钱?” 萨米尔耸耸肩膀:“抱歉,林先生,这个想法不太合适,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,是有没有这个资格的问题。” 林岭东:“要资格,我有啊,要什么资格?” 萨米尔:“抱歉,这个资格太高了,私人是无法申请的,目前的海事卫星,只有一家供应商,inmarsat,国际海事卫星组织,这是由7个国家共同成立的,租借了米国的和欧洲的几颗通讯卫星。” 萨米尔指了指头上。 “印度洋上空就只有一颗,停留在静止轨道上,需要使用的话,必须向inmarsat发起申请,私人海港是很难通过的,也没有必要,普通的港口雷达20海里足够了,主要是指挥船舶进港,太远了也没用处。” 林岭东恍然道:“原来是这么一回事,我懂了,如果能申请通过呢?大概需要多少费用?” 他搞不定,还有阿卜拉欣。 在马尔代夫,还不是他说了算么。 哪怕忽悠,也得弄一个回来。 萨米尔想了想:“具体的我也不清楚,要很大一笔钱吧,可你监测那么远的距离有什么用啊?没这个必要吧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