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三章 差距咋就这么大呢?-《你好,1983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好吧,谭勇对刘青山还是相信的:“可是总不能用手抓吧,有渔网什么的吗?”

    刘青山笑着摇摇头:“捞点泥鳅,用啥渔网啊,找个大笊篱都行,刚才我好像看到哪个娃子拿筛子了,用筛子能快点。”

    吆喝一声,狗剩子就跑过来,筛子是他拿来的,家里大人告诉他,捞点小鱼回去打鱼酱。

    “狗剩子,领着你勇哥捞泥鳅去。”刘青山吩咐一声,狗剩子就领着谭勇,乐颠颠地去旁边的沟渠。

    一筛子下去,抬上水面的时候,里面就有十几条大泥鳅,在蜿蜒扭动。

    最大的,有大拇指粗细,筷子那么长。

    除了泥鳅,还有其它一些小鱼。

    谭勇都有点傻眼:“还真多呀!”

    狗剩子点点头:“棒打狍子瓢舀鱼,现在就差不多这样了。”

    这话倒是不夸张,谭勇来这有半拉多月了,也了解不少情况。

    也就十几分钟的工夫,谭勇就又回来了,手里拎着的水桶里,装了小半下的泥鳅,嘴里还喜滋滋地说着:

    “青山,太多了,吃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,到时候给我一半,回家给我爷爷焖上。”刘青山也不客气。

    “我也要几条小的,用罐头瓶子养着。”小老四也跑过来,山杏还拿着自己的小水壶,递给刘青山。

    瞧瞧稻田里面,捡稻穗的人多,割稻子的就供不上,娃子们这会儿都闲着呢。

    刘青山也就招呼谭勇,到田埂上坐着歇歇。

    谭勇好像有话要说,斟酌一阵,这才开口道:

    “青山,上几天我在你家里看到的那本英文原版的泰坦尼克号,是你和别人合著的吧,不知道能不能交给我们杂志社翻译出版发行呢?”

    刘青山还真没问谭勇是干啥的呢,聊了聊,原来是一家出版社的副总编,而且还是国内比较知名的一家出版社。

    看他也就大学毕业没几年,升得还挺快。

    刘青山就摆摆手:“你说那本书啊,没啥意思。”

    谭勇推推眼镜:“我听说,在国外买的很火,销量都突破三百万册了。”

    他还是很佩服眼前这个年轻人的,这年头,竟然能在国外出书,而且还卖得这么好,国内的现代作家,还真没几个人能达到这种的。

    那些被翻译到国外的著作,除了古典名著,剩下的大多是解放前那一批老作家,现在大多故去。

    “其实就是因为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,所以这本书成功蹭热度,才导致销量大增的。”刘青山当然知道这书的质量,只能说是一般一般太一般。

    谭勇还以为刘青山是谦虚呢:“不管怎么说,近些年,能被国外读者接受的作品,你这个也算是冒尖儿的,有这个宣传名头,销量肯定能不错。”

    刘青山是真不想出这个风头,主要是书的质量,有点拿不出手,于是连忙转移话题:

    “勇哥,你还是找俺大姐夫吧,他那本书,你看了吗?”

    谭勇点点头:“看了,我和高文学同志已经谈妥了出版的事,对了,其实还有一个宣传点,高作家说了,高山这个笔名,是你和他共用的,这样算起来,你在国内,也有一定的知名度。”

    “我那个就是帮着瞎支招的,做不得数。”刘青山是真不想混进文学的队伍里,可是偏偏碰到谭勇这个死心眼,一心想把泰坦尼克号这本书给翻译出版。

    别的作家遇到这样的事,估计都高兴坏了,到他这可好,一个劲往后躲。

    结果这俩人就顶上牛了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    正僵持着呢,就看到老支书陪着几个人,从村子的方向而来。

    看到人群中的崔敏浩,刘青山总算是能脱身了,连忙大步迎了上去,笑吟吟地打着招呼:

    “老朋友,你这性子也太急了,我们的松江青稻刚刚开始收割,你就来了!”

    崔敏浩也很是亲热地跟刘青山握手,然后嘴里也笑道:

    “手快有手慢无,今年的羊肚菌,我们就一点也没抢到,我的朋友,你们今年出产的松江青稻,我们公司全包了!”

    “先等等。”

    刘青山抬手阻止了崔敏浩,“今年,我们国家的物价有所上涨,所以这大米的价格嘛,也要提高,最少也得提到一块五,老朋友,这个可真不是我故意宰你。”

    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品牌效应。

    松江青稻如今也打出名气,就算不出口的话,在国内也照样卖出高价。

    “好说好说。”

    崔敏浩显然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,所以痛痛快快地答应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