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风波接连起-《神机道士在大唐》
第(2/3)页
王铎字昭范,他只有八品,穿着深碧色常服,却让一个绯衣官起立相迎,也是个异数。
唐代三品以上宰相和六部九卿、节度使等方面大员是高级官员,四品到六品是州刺史、县令一级的中级官员,七品之下都是属官,为低级官员,一般来说,六品、三品是两道升迁的门槛,有的人一辈子都过不去。
王铎出身太原王氏,是前朝宰相王起的侄子,两个堂兄也官居要职,自身又是监察百官的御史,再加上与这县令是棋友,所以才能让对方屈尊纡贵,降阶相待。
“聚之兄,这次是确实有事,要替苦主递个状子。”
这位县令名叫李丛,字聚之,是李唐宗室。
曾经写过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许浑,有过一首《东游留别李丛秀才》,就是写给他的,那时李丛还只是个秀才。
到了唐朝后期,即使是宗室也要通过科举入仕,象文宗朝的宰相李石就是如此。
“这位是衡山刘元靖真人的弟子郭小炼师。”
郭弘作揖道:“见过李明府。”
李丛一听是刘元靖的弟子,也拱手说道:“久仰久仰。小炼师面带异象,果然不同俗流。”
郭弘摸了摸自己的脸:
“被雷劈的。”
李丛肃然起敬,把他们让进去上茶。
他看了诉状说道:“前日刚接到此案,但到如今还是茫无头绪,查问寺内人等也没有线索,这状纸上说的都是推测之词,没有什么实证啊……”
王铎喝了口茶,说道:“但上面的推测也确实有道理,那青龙寺绝对脱不了干系,还是借此查一下为好,杀人案若是不破,恐怕也对聚之兄的岁评不利啊。”
虽然皇帝下旨将青龙寺改为护国寺,但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,都习惯叫原来的名字。
李丛点点头,说道:“青龙寺是要查的,但不能明查,当今圣人复兴佛门,若没有真凭实据还是谨慎些为好。况且此事涉及义真,他是唯识宗高僧,六月会受邀参加今年圣人四十华诞前的三教讲论,轻易动不得的。”
大中皇帝今年三十九岁,虚岁四十,因为“十”字谐音是死,不吉利,所以古人一般都是逢九过整寿。
皇帝真正的生日也是保密的,免得被人知道后用巫蛊厌胜之术。
向外公布的是六月二十二日,当然是假日子,但跟真生日很接近。
生日之前佛儒道聚集一堂,讲经说法,辩论疑难,称为三教讲论。
而义真虽是密宗,但官面上对外打着唯识宗的旗号,他本人也确实两宗兼修。
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鼓声。
“是闻登鼓,聚之兄有新案子了。”王铎笑道。
李丛道:“昭范、郭小炼师,且等片刻,我去去就来。”
击鼓之后县令要亲自出去接受诉状,这是为避免衙门中有人欺上瞒下,收受被告的好处,将状纸私自篡改或者直接隐藏。
郭弘二人在内堂等了一盏茶的功夫,李丛就回来了。
“这个鱼仲德,还真是一刻不消停,人家刚死了男人,就想谋夺产业。”李丛从袖子里抽出一卷纸递给王铎,继续说道:“这是鱼仲德告鱼承昭冒姓,要求将其产业归还鱼氏宗族的状子。”
万年县令李丛知道王铎带着刘燕娘的诉状过来,必定与鱼承昭家有关系,便把新收的状纸给他看。
状纸上说鱼承昭本名沈昭,冒姓鱼氏,姓名没有录入宗谱,其舅父舅母亡故,过继的事口说无凭,无权继承本属于鱼家的产业,请万年县令做主,将这些产业归还鱼氏。
王铎把状纸看完递给郭弘。
“鱼仲德是什么人?”郭弘看完诉状指着落款问道。
“他没有什么名气,却有个中了进士的哥哥,叫鱼孟威,如今在西川节度使杜悰手下做参军。”
杜悰是杜牧的堂兄,宪宗皇帝的驸马,在武宗朝做过宰相,是牛党李宗闵同党,在做京兆尹的时候曾经想做中人,让李宗闵和李德裕修好,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能结束牛李党争的机会,李宗闵最后放弃了。
杜悰会昌四年做过宰相,会昌五年和崔铉一起被罢免。
他虽然是牛党,但因为妻子是郭太后嫡女岐阳公主(文宗朝已薨),算起来是武宗的姨夫,所以李德裕也没有特意针对他,只是外放为剑南东川节度使,并升到从二品尚书右仆射的散官衔,以示慰勉。
大中皇帝继位以后,并没有因为他是牛党就召回朝廷,也是考虑到他跟郭太后的关系。
今年四月周墀罢相,外放为东川节度使,原东川节度使杜悰移镇为剑南西川节度使,治所在成都。
王铎出身宰相世家,自然不会因为鱼孟威是杜悰的参军就把他放在眼里,于是问道:“一个小小参军的弟弟欺负平民百姓还行,在长安城里尚做不到横行无忌吧?”
“他是下邽(gui)鱼氏的人!”李丛答道。
“鱼氏?是鱼朝恩的后人?”王铎问道。
“不错,且自称祖上是隋朝开国九老之一的鱼俱罗。”
鱼朝恩,四川泸州人,是肃宗、代宗两朝的大宦官,神策军就是在他手中从边军转为禁军。
而十万神策军是后来宦官废立帝王的武力基础,从那以后神策军将门让子弟进入宫中做宦官,控制了朝廷,进而控制天下藩镇,形成一个宦官与将门勾结的强大武力集团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