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七章 四万年后,二宫十仙!【求月票!】-《从道果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今日,这些真仙种子中,终于也成了一人,出了一位真仙。

    “天佑我道门!”

    “道门大昌!”

    山海中声浪万里,为刘觉贺,为真仙贺,为道门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东河宫。

    真知殿。

    东河宫主居于上首主位,在他身旁,则为东歧宫主周衍。二人两侧,孟青、刘合川、卜隐、雪谷、江青杏、沈青衣、孟岩六人次第端坐。

    八位真仙高坐。

    在下首,唯有石泽一人盘坐聆听。

    四万载悠悠。

    孟青、刘合川等人相继证道,连江青杏、沈青衣、孟岩等小一辈下一辈也相继证道。东河宫与东歧宫中的亲传当中,就只剩下石泽一人尚未超脱。

    全天下的目光都汇聚过来,先前是猜测着下一位证道的是哪一位。

    至孟岩证道后,这猜测又换成石泽何时能证道。

    不少人都认为石泽必能证道,比如其‘四阶真仙’的名号,就是意指石泽如今虽为四阶,但真仙在望,今后必能登临。

    然而不知是眼见着一位位同门证道压力太大,心中焦急,还是其他什么因素,石泽迟迟未能证道。

    从一开始仅有陈季川一位真仙为他讲道,指点修行。

    再到陈季川、东河宫主、孟青三人联手。

    往后二宫每多一位真仙,指点石泽的真仙就多一位。

    至今日。

    东歧、东河二宫仅剩他一人尚未证道,已有足足八位真仙围着他一人。

    石泽有时也在自嘲,古往今来,能有这般待遇的四阶修士,恐怕没别人了。

    但大道缥缈,即使八位真仙相助,石泽也始终捉摸不到那一丝灵光,尚未能证道。他比陈季川年长两千一百八十岁,如今也有四万五千五百岁,距离大限之日不远。

    上首。

    八大真仙法域铺张,交相辉映。

    石泽端坐其中。

    “服日月之精,奔二景之妙,妙极之宝,宝之最高,降生神丹,三合成德,谨已闻命。”

    “道足止此乎?”

    陈季川口绽莲花,宣讲大道。

    石泽沉浸,如痴如醉。

    待到仙宫外喧嚣起,东河宫主、孟青、刘合川、卜隐、雪谷、江青杏、沈青衣、孟岩七人神色皆动,看向盘天宫方向,面上有惊有喜。

    “盘天宫!”

    “是盘天宫刘觉!”

    雪谷有些讶然。

    她证道于孟青、刘合川之后,是东河宫一脉第五位真仙。

    至今已有两万余年,如今亦是神通广大。此时不出殿门,就已经得知山门中何人证道。

    说起来,这‘刘觉’与她还算有一段渊源。其父‘刘醒’,曾将第一次登上道门首席之位还未坐热乎的雪谷掀翻下来,气的雪谷跳脚。

    掐指数来,这已经是四万多年前的事情。

    时隔多年。

    当初的刘醒已经故去,跟陈季川同代的首席也都故去。

    但刘醒早年就已娶妻生子,刘觉便是他独子。

    虎父无犬子。

    刘醒曾为道门首席。

    刘觉长到两万岁,亦是道门首席。并且当时刘醒尚还未满三万六千岁,未曾退位。父子二人同列首席,一时间还成就了道门中一段佳话。

    时过境迁。

    刘醒未曾证道,最终老去。

    刘觉也不再年轻,如今已是四万七千岁的高龄。

    却未曾想,临近寿元大限,这一位竟能抗住压力,不骄不躁,于今日成功证道。

    的确可喜可贺。

    昔日过往已成云烟,今日眼见故人之子证道,往后同为道门真仙,雪谷此时也颇有些感慨。

    “刘觉!”

    “这一位青出于蓝,更胜其父一筹,是我道门中少有的真仙种子,能证道并不意外。”

    东河宫中小弟子江青杏在旁说道。

    她跟沈青衣、孟岩,还有下方殿中的石泽,都算是跟刘觉同一代的道门上仙。甚至昔日还曾与刘醒、刘觉两父子同为道门首席,对刘觉的了解还要胜过早早证道的雪谷。同在悟道峰中修行,彼此也有交情。

    今日刘觉能证道,江青杏也为他欢喜。

    不止江青杏。

    一旁沈青衣、孟岩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刘合川则笑着道:“这下好了,刘觉证道,总没人再说道门气运尽数被我东河、东歧二宫占据。”

    众人一听,也都不禁一笑。

    确实。

    四万年间,二宫证道真仙八位之多,有羡慕的,有仰望的,难免也有打趣的。

    他们称一元道门的气运尽被东歧宫、东河宫占据,两宫真仙频出,此外道门却无一人证道。

    如今刘觉证道,这番话自是站不住脚。

    即使不算孟青、刘合川等后来证道的七位真仙,仅算陈季川一人。在陈季川后,仅四万年,就有刘觉证道,这放在以往的时代,亦是极为相近的,值得道门真仙惊喜称赞。

    事实上。

    若无东歧宫、东河宫四万年来有多人证道,壮心气提士气,刘觉还真的未必能成功证道。

    当然,说这些没什么意义。

    刘觉证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