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大唐国土广袤,日月昭昭。 岭南道的厮杀进行之际,遥远的长安城,也在开展一场激烈的争论。 讨论的对象。 正是制造九成宫事件的突厥人。 ....聚众刺杀大唐皇帝?如此恶劣之行径,当然不能轻易算了! 皇帝是发过诏令,对突厥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抚。 可那是彰显圣君胸怀。 所谓主辱臣死,主上被人刺杀,臣子怎能坐视不管? 于是,群臣愤慨无比! 强烈谴责突厥降将的反复无常。 同时纷纷上书,多云突厥留河南不便,朝廷应立刻改变对突国策! 实际上,这是继突厥内附之后,又一次关于如何处置其族人的大讨论…… 贞观四年。 李靖开启灭国战。 一代枭雄颉利可汗被擒,几十万突厥人内附。 如何处置这么多降民,成为摆在贞观君臣面前的首要问题……因为在此之前,唐王朝从未有过如此战绩。 当时朝廷内部有三种意见。 一是“同化派”。 他们认为,应将突厥人安置在内地各州县,令其放弃牧业,改为务农,从而“化胡为汉”。 二为“边境安置派”。 以中书令温彦博为首,觉得突厥降人是诚心归降,若给予其优待,他们必会感恩戴德。 因此应保全其部落组织,将其迁到黄河以南,作为保护中原的屏障。 三是“胡汉隔离派”。 这一派的人数较少,但有多位重量级人物,包括秘书监魏征,中书侍郎颜师古。 他们指出,突厥人面兽心,只会在弱小时服从唐朝,一旦强大了,必然反叛,绝不会顾及恩德和道义! 应将其遣送到黄河以北,回归故地。 同时严格管理他们,分而治之……且各部之间划定边界,禁止相互吞并,谁不服就打谁! 魏征行事刚猛霸道。 温彦博当然不干,于是举例说明: “东汉光武帝,曾把南匈奴安置在北方边境之内。” “所以纵观整个东汉时期,南匈奴都是东汉北方屏障,从未反叛。” 魏征也不服气,反驳说: “西晋,大批胡人进入北方内地居住。” “大臣郭钦、江统曾经谏言晋帝,应将他们驱逐到塞外,皇帝不听……结果仅仅十余年后,胡人叛军就攻陷了洛阳。” “从此五胡乱华!” ……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。 第(1/3)页